很多网友都想知道青藏高原过去两千年气候如何变化?最新研究揭示四阶段冷暖交替的题,关于青藏高原气候资源状况这样的题,就让小编为你介绍一下吧!
青藏高原近两千年来定量温度记录综合曲线。
中新网北京8月21日电编辑孙子发2022年夏季全多地持续高温引发高度关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及其变化,对全气候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更是科学家长期以来关注的重要内容。过去两千多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青藏高原的气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什么时候最热?什么时候又会冷呢?
青藏高原两千多年来气候代理数据分布图.阿拉伯数字代表降水/湿度记录,大写字母代表温度记录。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古生态与人类适应团队侯巨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勇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勇近期完成的一项合作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李秀梅发现,总体而言,过去两千多年来,整个青藏高原的气温变化分为四个阶段公元1-600年较冷公元1400-1900年,公元600-1400年和20世纪更温暖。其中,“公元600—1400年”公元1400—1900年的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青藏高原不同地区降水变化存在南北反相位关系。
这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近日被题为“青藏高原近两千年来百年尺度气候变化时空格局及其可能机制”和“百年尺度气温变化”分别通过青藏高原定量温度重建揭示”。发表于专业学术期刊《第四纪科学评论》和《地科学前沿》。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侯炬智表示,青藏高原也被称为“地第三极”。作为“亚洲水塔”,它为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东亚和南亚地区提供重要的水资源。青藏高原气候、环境和水资源的变化趋势直接影响到这个人口密集地区的人民福祉和社会发展。过去的气候变化不仅是当前全气候状况的长期背景,也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关键依据。研究过去的气候变化不仅可以让人们了解历史上气候的现状,还可以为预测气候变化趋势提供历史依据。借鉴。过去两千多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这一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也为认识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背景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青藏高原两千年来降水/湿度变化空间分布图.
侯炬智指出,近十年来,科学家对青藏高原两千多年来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于青藏高原整体气候变化特征仍存在不少争议。高原,如中世纪暖期、小冰河期和现代暖期。对于青藏高原的起止时间,以及近两千多年来不同时期青藏高原影响范围的气温范围、季风和西风等大气环流变化,目前尚无统一认识。本研究中,合作团队对现有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综合分析,深入分析了青藏高原近两千多年来气温和降水/湿度百年尺度变化的时空格局,并探讨了他们的驱动机制。
论文第一作者李秀梅表示,此次合作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三个重要发现一是青藏高原两千多年来年平均气温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但夏季气温变化比较一致。总体而言,整个高原的气温变化有冷暖期交替的四个阶段。公元1-600年和公元1400-1900年比较凉爽,而公元600-1400年和20世纪比较温暖。定量温度记录的进一步整合研究表明,公元600年至1400年的“中世纪温暖期”是近两千年来青藏高原最温暖的时期。
其次,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期间,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降水变化存在南北反相关系。然而,这种反相位关系在公元1-600年和20世纪之间并不存在,这表明青藏经历了高原气温与降水的关系是多样的。
三是青藏高原印度季风和西风强度的变化及其季节南北位置的变化,以及相关的北大西洋涛动、印度偶极子、厄尔尼诺等大气环流模态的变化-南方涛动。近两千年来青藏高原气候时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例如,小冰期期间,中纬度西风加强,季节性北移时间延迟,导致青藏高原西南部和东部地区降水偏少,东南、南部和西北地区降水偏多。相反,中世纪温暖期,西风强度较弱,西风较早从高原南部北移,青藏高原受夏季风影响的时间较长,进而导致了与小冰期时期完全相反的区域水文特征。
这项最新研究进一步指出,青藏高原两千多年来的古气候记录仍然存在空白区域。转换函数的选择、气候指标的季节差异以及年代测定误差等因素可能会增加气候序列的不确定性。未来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研究还需要重建更多分辨率高、年代控制准确、季节清晰、气候指示意义精确的高质量古气候记录,以进一步研究和揭示青藏高原的时间和气候变化。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空间.结构和机制。超过
关于青藏高原过去两千年气候如何变化?最新研究揭示四阶段冷暖交替和青藏高原气候资源状况的相关话题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各位还想了解更多详细的相关内容,记得收藏订阅本站。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