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了解青海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处置工作手册和青海省疫情防控通知文件是怎么回事吗?听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解吧!
为推动疫情防控科学精准高效有序,根据省指挥部部署,按照《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九版》,结合省指挥部办公室结合我省疫情防控相关政策和经验,编制印发《青海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手册》,供各部门和一线工作人员参考使用在各个地方。
一、常态化疫情防控
1.公共措施。充分发挥互联网、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和广播、电视、报纸、宣传品等传统媒体的作用,开展新型冠状病肺炎(COVID-19)防治宣传教育。全方位、多渠道掌握知识。
2落实重点场所、重点机构、重点人群防控措施。重点场所和机构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储备防疫物资,加强健康教育培训,开展健康监测,按要求测量体温、核对健康码以及食堂、宿舍、卫生间、电梯等重点区域和高接触部位表面清洁消,办公室、食堂、卫生间加强通风,做好个人防护。重点人群高暴露风险职业人群应根据风险等级做好个人防护。高风险岗位员工要严格实行闭环管理、核酸检测和闭环管理术后管理。
3掌控那些返老还童的人。对流入当地的阳性人员、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以及有中高风险地区居住史的人员要尽快开展排查管控。对于近7天内有省外居住史的人员,须在抵达青海前24小时内通过来青人员和回青人员报告系统进行申报,并尽快实施落地检查当他们抵达青海时。
2.疫情监测
4.案件发现和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一旦发现可疑患者,要立即检测、及时报告、规范观察、闭环管理;发现初步筛查呈阳性后2小时内报告初步筛查呈阳性;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应在2小时内网上直报,聚集性疫情应在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网上报告。不具备网上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立即以电话或书面形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三、疫情处置
疫情应对工作要做到“十个速度”、“六个完成”。“十速”包括快速采样、快速送样、快速检测、快速阳性追踪、快速流控、快速排查、快速转运、快速隔离、快速收治。快速报告;“六个完整”包括完整筛查、完整阳性追踪、完整流控、完整控制、完整隔离、完整收治治疗。
5.源头控制。当混合管道初筛呈阳性时,立即对所有混合检查人员进行采样复核,并采取局部隔离措施。对单管初筛阳性者,应及时转运至指定地点隔离管理,边控边排查。无症状感染者和确诊病例应在2小时内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或方舱医院。治愈出院后,应进行7天的家庭健康监测。
6.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发生后,启动省、市、州、县疫情溯源机制,组织开展个案流行病学调查、风险人员和风险区域识别、疫情趋势分析、风险研判。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
7.密切接触者和其他风险人员的识别和管理。具有相同“十同”的人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即同吃、同住、同游、同事、同学、同骑、同伴、同游、同工作、同厕所。同一管理组中的其他阴性人员在混合中呈阳性,则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3天”的管理措施。隔离管理期限从最后一次暴露开始计算。解除集中隔离后,应以“点对点”闭环方式返回居住地。与感染高危人群有密切接触并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的,一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7天。接触过婚丧嫁娶、餐馆、超市、商场、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空间密闭的场所,有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确定涉及密切接触者。疫区暴露人员将在确定后第1天和第3天进行核酸检测。
8、风险人员的转移。各地指挥部要成立专门的人员转运队伍,并准备隔离转运车辆储备。发现阳性人员应在2小时内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或方舱医院接受治疗或隔离观察。转运时尽量使用负压救护车;密切接触者应在8小时内由隔离车转运至集中隔离点。这样你们就尽量分开,而且要快点分开。感染者不能与密切接触者同车运送。
九、风险区域划定和防控。将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场所、活动区域列为高风险区域,采取“居家隔离、上门送餐”等管控措施。采取“上门服务”。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病例的高风险地区降为中风险地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病例的中风险地区降为低风险地区;将允许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一定时间内停留和活动,并将可能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工作场所、活动区域等区域划为中风险区域,并采取“不准人员离开”等管控措施采用“区域范围、错峰取件”的方式。如果连续7天没有新增感染病例,则降为低风险地区。中、高风险地区必须建立人员名册和出入境登记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执委的其他地区为低风险地区。中高风险地区全部解除后,跨县、市、区、执委会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
10、对疫区进行消。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住院、转运期间,必须及时对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体液以及被污染的环境和物品进行消;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转移后,对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曾经居住或待过的其他物品,要对潜在污染场所进行终末消,确保该场所及各类物品不再有活菌。最终消后。
11协助风险人员进行调查。疫情发生后,发现高危人员流出当地的,应在2小时内通过国家疫情防控管理或信函将协查信息发送至入境地,并应指定专人跟进协查信息;受协助调查方应收到协助调查信息收到信息后,将迅速对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并按照风险人员管理要求采取控制措施,并将调查控制结果反馈给受协助调查方24小时内到达原产地;对7天内有高、中、低风险地区旅行史的,分类实施管控措施。
12集中隔离点设置。集中隔离点实行“点长”负责制。集中隔离点由市、州、县、区政府和所属乡镇街道管理。各地公安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乡镇街道等共同开展隔离工作。现场工作人员应经过标准化培训上岗,严格落实疫苗接种、健康监测、核酸检测、个人防护和闭环管理措施。
13、隔离管理和居家健康监测。集中隔离点实行24小时全封闭硬隔离管理,严禁一切无关人员进入。实行24小时监控观察,隔离人员严禁随意走出房间,严格遵守隔离点提供的“入住须知”。根据疫情防控情况,集中隔离人员在隔离期间每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采取“单次采样、单次检测”的方式。居家隔离管理应在社区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应独居或单间,尽量使用独立卫生间,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的接触。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您及同住人员不得外出。家庭健康监测人员每天早晚测量一次体温,监测症状,并向社区村如实报告。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要外出。对于就医等特殊情况,外出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14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管控。重点场所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卫生监测制度;严格落实体温、健康码、核酸检测结果核验措施;严格控制进入场所的人数;暂停营业或者在人员密集、密闭空间内举行聚集性活动;降低客运码头和公共交通客座率的风险;增加通风换气和封闭公共空间清洁消等频次。重点人群要根据工作性质、危险程度、所在场所类型做好个人防护。严格实行闭环管理、核酸检测。酸测试和后闭环控制措施。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及时就医,带病不要上班、上学。
15、“两站一站”及通行证管理。严守疫情防控前沿点,严格落实提前报告、验码、落地查验等防控要求。对来自疫情高风险省份和高风险地区来青海的车辆输入我省实行“五固定、三禁止”要求,即固定入口进入青海、固定路线通行,在固定服务区休息,在固定出口降落,到达固定目的地。管理,不得改变原计划路线驶入省内城镇,不得在专用服务区以外的其他服务区停靠,不得上下车驾驶时随意乘客。人员就地隔离或各市州负责“点对点”转运至当地集中地。隔离或居家医学观察。
16社区管理。疫情期间,街道、镇、社区、村、网格员合力,对重点地区和中高风险地区返乡青少年进行排查管控,督促落实核酸检测等措施。酸检测、隔离医学观察、居家健康监测。全面收紧社区管理措施,严格控制和推迟举办各类聚集性活动,倡导非必要跨区域活动;严格落实进入小区人员测温、佩戴口罩、双码验证等措施,督导小区居民不串门、不扎堆、不聚集、不送货,做到切实履行疫情防控职责。
17.静态管理。根据疫情发展变化,第一时间果断、迅速采取静态管理措施。辖区居民除核酸检测、就医等特殊需要外,非必要不外出、不进入公共场所。静态管理期间,每户每两天安排1人外出采购一次,外出采购时间不超过1小时;辖区政府机关和机构保持正常运转,鼓励在家办公。如果确实需要上班,必须在单位实行闭环管理;严格打击私人出行、私人用车、私人旅游等行为。
4.区域核酸检测
18.成立区域核酸检测专项小组。各市、州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成立核酸检测工作组,由市、州委常委牵头,卫生、公安、民政、交通、金融、工商等相关部门组成。信息技术、生态环境、党委宣传等。建立数据统计、检验匹配、样本调送、阳性结果处置、物资保障、质量控制、医疗废物处置、信息化保障、综合管理等专项小组。
19.核酸检测策略。疫情发生后,经调查研究确定传播链不清晰、风险场所和风险人群较多、风险人群流动性大、存在疫情蔓延风险时,疫情所在县、市、区、执委会每天对所有员工进行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显示无社区感染后,每隔三天仅对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随后对所有员工进行核酸检测。如果没有社区感染,可以对所有员工进行核酸检测。西宁市如出现跨区社区大范围传播,市指挥部将决定是否对全市所有从业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其他市、州以及市区以外的个地区,根据流动调查,指定特定区域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原则上每天对所有员工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如果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感染,即可对所有员工进行核酸检测。农村牧区疫情波及多个乡镇时,根据疫情研判,扩大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原则上,每天对所有员工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如果连续3次核酸检测均未出现社会感染,可停止对所有员工进行核酸检测。
20.核酸采样。按照24小时内完成区域核酸检测的目标匹配采样和检测能力。
采样站设置。采样人员数量按每个采样站2名采样人员/小时采样120人的标准计算。核酸采样人员数量单位人=人口数360;若采用五合一混合采样检测技术,核酸检测力单位管/天=人群数52;若采用十合一混合采样检测技术,核酸检测力的单位核酸检测力=人口102。
采样点设置。设置1个采样点2000-3000人,1个采样站设置600-800人。每个采样点需要4-5个采样站。采样点原则上设置在居民区。每个采样站配备采样人员2名,信息录入人员1名。每个采样站每小时采集120人的样本。采样点分为等候区、采样区、缓冲区、临时隔离区和医疗废物暂存区。设置穿脱防护服的区域,配备手卫生设施、全身镜或防护用品。针对60岁以上老年人、孕妇、残疾人等群体设立独立采样或优先采样绿色通道。
抽样方法。集中隔离点等重点人群实行统一收集检查;高风险地区人员挨家挨户单次采集或每户一管;中风险地区人员实行五合一混合采集;低风险地区的人们受到20合1或10合10混合在一起。
样品保存和运输。测试样品应保存在2-8C的低温下。区域核酸采样开始1小时后,第一批样本应转运至检测机构。后续样本可每半小时至2小时采集并转移,确保采集后3小时内实验室检测量达到最大检测能力的80%。多于。
21。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采用双层包装袋包装,有效密封,确保密封严密,确保医疗废物包装不破损、不泄漏。医疗废物处置专门小组要及时协调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在转运采样点和核酸检测机构处置医疗废物。核酸采样点产生的医疗废物必须当天清运;核酸检测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有条件的可以暂时储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
5.医疗
22。救援医院。包括格尔木市在内的各市州必须按照规定指定综合能力较强的医院为定点收治医院,收治新型冠状病肺炎(COVID-19)普通、重症、危重症病例和重症/危重症病例高危人群。格尔木各市、州必须依托单体封闭式大空间建筑,设立一定数量的方舱医院,收治无症状的COVID-19感染者和轻症确诊病例。明确由政府相关负责人负责医院日常管理,指定综合实力较强的医疗机构作为受托医院,负责医院整体运营。各市、州、格尔木市确定本地区至少有1家涉疫医疗救治医院,保障集中隔离点、中高风险地区等人员的医疗需求。
23。病人护理。患者入院后
本篇文章分享的关于青海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处置工作手册和一些青海省疫情防控通知文件的相关题已经解完毕,希望广大网友能够喜欢。
No Comment